湖南旅游攻略联盟

湖南长沙艺术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关于“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当学校突发紧急情况时,如何快速、高效、安全的开展疏散及救援工作,确保师生全员生命安全,积极打造平安校园,特制定本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实情实地开展以人员疏散为内容的模拟演练。

1、通过演练,让师生掌握在突发火灾的紧急情况下,如何有序、快速、安全地撤离安全逃生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火灾时的安全自救能力,强化师生安全逃生技能。

3、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

4、培训师生如何使用灭火器。  

一、演练时间:2018年6月14日

闻学校的警报铃声

二、演练地点:

湖南长沙艺术学校学生宿舍学生疏散集合地点:后院操坪(篮球场)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非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人事部考勤登记)

四、事故处置组织机构:

组长:余雄英

副组长:周建林、朱波

组员:全体教职员工

五、具体工作部署:

总指挥:余雄英

副总指挥:周建林

职责:加强信息搜集,及时与指挥中心和广播中心进行信息传(胡端荣老师负责新闻报道稿件撰写)。

伤员救护组组长:王丽

职责:会同卫生部门进行伤员救护和护送。

人员疏散组组长:曹冬形

职责:做好事故地点非工作人员疏散、撤离指导工作。

后勤保障组组长:杨卓

职责:做好生活保障和急需物品供应。

集合地点安排人:朱波

成员:各班班主任(在后操场集合及点名)

广播疏散信息员:田雨(学生)

职责:及时广播和发布最新信息

计时:余雄英

摄影:胡端融

六、活动要求:

1、结合活动的具体情况,要求此次参加活动的所有学生听到信号后在宿舍走廊整队,迅速从各个不同的安全出口撤出宿舍楼。

2、楼层负责人组织指挥学生依次、迅速、安全有序的疏散,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呈集合顺序排列,各班体育委员集合完毕后向班主任报告本班人员,各班主任向集合地点总指挥人(余雄英)汇报本班级人数;活动中所有参演人员服从指挥,不抢先、不推搡、不拥挤,严防推、拉、拥、挤现象;注意听警报声或疏散信息员的疏散广播。

3、撤离时各班听从楼层指挥老师的安排。

4、撤离时各宿舍成队形且靠右行走。

5、全体老师疏散后在后操场集合(除分到各班的责任老师外)

七、演习操作程序:

1.听到警报后,各楼层负责人立即通知本层学生并以最快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向楼下疏散。

2、楼层管理教师安排(职责:负责学生撤离时的安全情况,并向上层报告撤离信息)

各通道责任人:

一楼通往报告厅铁门:丁琳

一楼宿舍玻璃门:谢欣

一楼铁门:陈尔静

二楼铁门:杨卓

三楼铁门:黄章金

三楼通往艺高楼:王莉萌

宿舍楼疏散负责人:

一楼宿舍:朱波

一楼教学楼道:王丽

二楼:周雄浩

二楼教学楼道:熊亚骅

三楼:曹冬形

三楼教学楼道:周建林

艺高楼二楼楼道:黄泽琼

艺高楼一楼楼道:周德华

其他区域安排:

集合地点接应人员:余雄英

各位管理老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情况,避免楼梯、过道拥堵造成危险,楼梯口管理老师要提前明确自己负责的区域有几个班级通过,待学生全部通过后才能撤离。

4. 疏散线路及顺序:

一楼学生103、104从多功能报告厅疏散→后操场;102从玻璃门疏散→后操场;101从铁门疏散→后操场

二楼所有学生从铁门疏散→教学西楼道→后操场

三楼305、304、303从艺高楼疏散→楼道通道后→操场,302从铁门疏散→教学西楼道→操场,学生直接进入指定位置集合

注:对行动不便的学生,要求教师给予特别关注。

八、紧急疏散的注意事项。

1、疏散过程要求安全第一,确保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宿舍及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3、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个个参加,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

4、疏散过程要注意秩序,不能相互拥挤。

5、疏散过程重点是在下楼梯这一环节,各班一定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不能推撞,不能中途停下,不能中途反方向走。

6、学生在疏散过程如有同学的鞋被踩掉,也不能停留,以防踩伤人。

7、遇紧急情况学生要以安全为上的原则进行处理,如果发生中途有人倒下的现象一定要避让。

8、各班原则上按预定的路线进行疏散,如果疏散路线出现故障不能通行应听现场指挥老师的安排,走安全通道。

9、各宿舍必须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允许相交叉。

10、教师必须要提前对全体学生做好教育。

九、总结大会:

所有参加人员集合,由观摩教官点评、余雄英校长总结。

附件:演练准备工作、演练过程具体细节安排

 

湖南长沙艺术学校

2018年6月13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