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旅游攻略联盟

国泰航空面临“至暗时刻” 何时振翅回归经营常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中国21周年.

谈到这一天,我们需要提到一架名为“香港精神97”的喷漆客机。

21年前,为了庆祝回归,一架波音747被涂上了一种特殊的油漆,名为“香港精神97”。“香港精神”飞机本身的绘画非常别致,以国泰公司的绿色为机身的主要背景颜色,以书法笔画描绘香港主要建筑物的轮廓,并有“家”字样。飞机的底部是灰色的。绿色和灰色的油漆用一条红线隔开,尾巴是国泰航空的翘曲翅膀标志。

当时在香港航空市场的领导者国泰太平洋提供了这架飞机。

然而,如今,这家有72年历史的航空公司似乎很难像“香港精神97”那样“摇动翅膀”,正面临一个“黑暗时刻”-2016年和2017年集团净利润亏损分别为2.74亿港元和8.88亿港元,同比增长6.14亿港元。上市公司股东分别损失5.75亿港元和12.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84亿港元。

人们不禁问:国泰航空,你老了吗?

国泰航空的经营困境是什么?国泰航空有何“翻身”措施?成功扭转局面的可能性有多大?下面的详细分析将给出答案。

1.我见过风浪,只有一家人。

多年来,国泰航空集团绝对是香港市场上唯一的一家。

香港航空市场格局、国泰太平洋航空集团、香港航空公司两家航空公司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多条航空公司分散渗透。到去年年底,国泰太平洋拥有196架客机和196架货运飞机,航行到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3个城市。


图为2017年航空公司在香港航空市场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7年,已有超过100间航空公司进入香港市场,其中国泰航空集团占香港市场容量的49.8%,远远超过其他公司,而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只占6.1%。

其实,早在中国大陆航空公司刚刚开通国际航线之初,国泰航空就早已闻名遐迩,屡获多项殊荣,如最佳航空公司、太平洋航线最佳航空公司、最佳国际头等舱、国际航空餐饮服务金奖等。

国泰航空在过去70年的商业竞争中只输了四次。前两次是1997年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两次是2016年和2017年的经济危机。

二。五个问题与“黑暗时刻”

国泰航空公司经营困难,综合分析,主要有五大问题。

首先,运力投入和载运量的增长速度放缓。

从2008年到2017年,国泰航空集团的累计产能投资呈现上升趋势,除了2009年和2013年的下降外,其他年度产能投资保持了正增长。2017年的能力投资仅增长2.8%,而2014年和2015年的能力增长率则大幅下降:


图为国泰航空集团在过去10年的投资和产能增长情况。

国泰航空在2016年前获得客源的能力很强,载客人数迅速增加,但其客运业务在2016和2017年崩溃,客运量连续第二年增长不到2%:


图为国泰航空公司过去10年的载客量及其同比增长率(其中蓝色一栏为载客量(百万),红线为客运量增长率)。

第二,客运收入下降,货运业务复苏。

国泰航空集团2017年客货收入贡献差异显著,客流收入下降0.8%,货运收入增长19.1%。

在客运业务方面,2017年旅客收入为664.8亿港元,比2016年下降0.8%和3.3%,客运量达到84.4%,下降0.1%。在货运业务方面,国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运营者,在货运吨位和公里方面,仅次于联邦快递。阿联酋航空和2017年阿联酋航空公司的年运费收益率分别增长11.3%和3.4%,至67.8%。

第三,高空收入的减少加剧了旅客质量的下降.

自2015年以来,国泰航空的高级收入(包括头等舱和商务舱)继续下滑,2016年,高级和经济舱收入继续触底,高级别收入下降6.6%,经济舱收入下降9.2%。2017年,上流阶层和经济阶层的收入均有所回升,分别增长了3%和2.6%,但增速缓慢,仍低于2014年及之前的增速:


图为国泰航空集团近10年来高阶层收入和经济舱收入的增长率。

这种下降客观上归因于来自中国大陆的国际枢纽的崛起和亚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迅速扩张,但更重要的是国泰航空获得高质量客源的能力。

一方面,中国航空市场、中国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航的国际布局正在加快,直接航运能力的投入总量和速度都在不断提高。内地航空公司已将国泰航空公司的货源转往香港,而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亦不一定会转往香港。

另一方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全服务航空公司正在加快扩大其第六航权业务,从而减少了国泰航空的收入。虽然这些全服务航空公司与国泰航空在遥远的市场布局、宽敞明亮的飞机运营、品牌服务经验和过境市场竞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它们在亚洲与澳大利亚和北美之间的过境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第四,欧洲产能的迅速扩张加剧了国泰运营的风险。

近年来,香港与欧洲之间对航空市场的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在其他航空公司的竞争对手投入能力不减的环境下,国泰航空近年来过度投入,对欧洲的投资过快,导致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国泰航空对运营成本的压力迅速加大,经营风险也在增加。

从2015年至2017年,国泰航空公司的欧洲市场容量年均增长10%,而北美、西南太平洋和南非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和2.9%:


国泰航空公司过去10年在西南太平洋和南非的运力投入在欧洲和美国

虽然国泰航空已取代空中客车A 350(空客A 350)前往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航线,并开通了多条往返欧洲城市的新航线,如伦敦的盖茨威克(Gatswick)、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和季节性巴塞罗那(季节性巴塞罗那),但欧洲市场仍供不应求,迫使国泰航空寻找新市场来吸收新产能。

第五,高燃料和劳动力成本降低了效益。

国泰航空集团多年来一直关注如何降低燃油成本,防止收入损失。套期保值是一种创新,但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在2008-2014年,国泰航空成功地缓解了四次过度油价上涨(2008年和2010年除外)造成的成本压力,但自2014年以来,国泰航空因燃料对冲不当连续四年增加成本,2014至2016年,国泰航空的年度亏损分别为9.1亿港元、84.74亿港元和84.56亿港元。在2017年年底,国泰航空集团损失了63.77亿港元的燃料对冲业务:


图为国泰集团过去10年的燃料对冲损益(蓝栏为燃料对冲损益)。

其次,航空公司劳动力成本的增减对经营利润有很大的影响。据国泰航空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近年来,国泰航空的总劳动力成本迅速增长,员工在运营成本上的支出占燃料成本的比例上升至约21%。因此,营业收入没有大幅度增加,利润损失可部分归因于此。

为了减少亏损,国泰航空自2017年上半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重组措施,更换了一些高管,裁员600人,使得人工成本在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低于燃料成本(不包括对冲燃料成本)。

截至2017年,国泰航空占劳动力成本的20%和燃料成本的24.8%。虽然国泰航空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两项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3.拒绝咸鱼,坚持翻盘

2018年夏秋之后,国泰航空集团提出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搞活运输能力资源,大力开拓航空市场,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努力确保企业收入。

第一,继续实施三年改造计划,包括重组总部团队结构,任命新的管理团队,希望业务更加简洁灵活,并继续推动香港国际枢纽稳步扩张,开通香港至南宁、济南、布鲁塞尔、哥本哈根、都柏林、华盛顿、开普敦、达尔文等城市的新城市航线。

第二,继续接受先进机型,2018年将再获得8款燃油效率更高、载客量更大的空客A 350≤1000机型。

第三,创新的航空产品和客运服务,波音777和空中客车A 330航班车载WiFi服务的全面布局,翻新和升级的香港国际机场休息室的重新开放等。

第四,我们将深入开展国际货运合作,并计划在2018年第三季度与汉莎集团货运公司合作,直接受益于国泰的香港和欧洲航线。

第五,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在保持国泰航空高客运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套期保值,通过简化结构,提高效率,有效降低劳动成本,保证整体经营收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降低燃油成本,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总体而言,2018年4月的数据显示,国泰航空公司供过于求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运输能力增长率为3.1%,明显高于客运量增长率2%。

国泰航空集团虽然具有国际枢纽品牌的优势,但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国泰航空2018年的运营状况仍将非常不确定。

今天,香港精神系列的喷气飞机已经到达第三代,但仍有待观察到,国泰太平洋是否能够像香港精神97喷洒所展示的那样“轻弹它的翅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