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航空在深圳开通了深圳和法兰克福之间的第一条直接洲际航线。虽然在深圳航空没有宽体飞机的情况下,中国航空很自然实施相关航线,但深圳航空与深圳国际航空市场上五家外国航空公司面临的挑战相当。
毕竟,深圳在顺丰航空公司之外也有其他的客运和货运航空公司,而其他航空公司在深圳设立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有着与深圳航空相同的历史。例如,1992年,中国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也正式成立。海航和春秋航空在深圳的运营相对较晚,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基地。
其中,中国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据说是中国南方航空的最高盈利能力,在国际航线上可与深圳航空媲美。2014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深圳、深圳-毛里求斯开通了第一条洲际航线,今年1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深圳开通了深圳-悉尼航线。海航最近在深圳国际市场上很少采取行动,但最近申请开通深圳至墨尔本之间的洲际航线。目前,所有空客A 320春秋航空公司均已申请从深圳-名古屋、深圳-曼谷等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航线。
除总部设在广州、海口和上海外,公司还高调进入了深圳国际航空市场,深圳本身也没有多少布局。今年1月,该公司在深圳开设了洛杉矶市,目前正在申请深圳直飞洛杉矶。厦门航空公司选择了从厦门飞往西雅图的第一条北美航线。
一般来说,深圳航空等中型航空企业首先在总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向全国扩展。例如,山航在山东,厦门航空在福建,四川航空在四川。虽然它们也有相当大的竞争对手,但它们是本国最重要的航运企业。他们负责连接中国的主要城市,并承担着扩大区域影响力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深航,虽然是一家规模中等的航空企业,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似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005 年以前,深圳航空被认为是一家地方控股航空公司,业绩良好。 2005 年股权变动后,其车队和航线网络迅速扩张。 而到 2010 年股权再次变动后,深航在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应该说,深航走过这样一条有客观因素的发展道路,心太强,发展太多,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以及企业体制机制变化带来的碰撞和冲击,仍然与品牌定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深航在国航中的作用是什么?你想把重点放在深圳建立的国内航空公司上,继续以前在国内许多地方同时发展航空公司的做法吗?还是像深圳市政府预期的那样,深圳航空将开通更多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
在中国航空成为深圳航空6年的控股股东后,可能没有明确的战略。思路应该都有答案,不要寻求国内国际的领导,至少要在一方组成一个终点。
想追求更多的利润,想实现国家航空公司网络的大战略,或许是深圳发展的集中能力?希望能更好地帮助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然后再开放更多的国际航线?
友情链接